“梁大妈,领包裹哟!”邮递员在村口大声喊。
梁大妈满脸笑容的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两大袋包裹,打开一看,是山东寄来的两包土特产——大红枣……原来,这是梁大妈又一次收到转业退伍战士寄来的包裹。这一个又一个邮寄包裹记载着一个真实而又动人的故事。
在国有排牙山省级森林公园山脚下,这里群山叠翠,有着“山峦起伏森林茂,田顷万亩稻麦香。”美丽景象,而靖州横江桥乡朝阳村3组村民梁经兰、梁仁桃婆媳热心给当地驻军战士义务补鞋几十年如一日,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上世纪的7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某部驻扎在靖州,那时部队还没有修建营房,战士只得住在老百姓家里,在横江桥乡附近各村农家就住有数以千计的解放军战士。梁大妈非常关照这些在她楼上住着的战士,给他们烧开水喝,冬天让出火炉给战士烤火……梁经兰也让儿子跟战士们一起读书看报,非常开心。梁大妈想到自己有一项补鞋子的手艺,于是白天就挑着补鞋担子从事补鞋业,由于她家与部队战士建立了浓浓的鱼水深情,她非常热爱人民子弟兵,一看到战士的鞋子破了,她主动要求战士脱下来给补好,子弟兵付钱给她,她不收,还说:“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有国才有家,国家太平老百姓才平安。给你们补鞋如果要收钱,还算军民一家亲吗?”于是,梁大妈就挑着补鞋担子走村窜户义务为战士修补鞋子、缝补衣物,由于当时部队非常艰苦,工作任务又繁重,鞋子特别容易破损,而战士津贴一月只有几块钱,梁大妈为战士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大问题,受到战士们拥戴和尊敬。从此,梁大妈一家和驻地官兵义重情深、亲如一家。
十几年从不间断地为驻地子弟兵义务补鞋,加之年事已高,身体逐渐感到吃不消,后来梁大妈感到身子不适,腰酸背痛,经常捂住胸口为子弟兵补鞋,而且一干活额上直冒汗,战士们建议要她去医院照片看看,经X光透视,她腰部显示肾结石症状,而且成了颗粒状,部队卫生员看了X光片,肾结石已凝结较大了,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要求马上开刀取石。但梁大妈还有些犹豫,卫生室的同志劝慰她,不能再拖延,越拖下去会危及生命的。部队首长当即立断,叫她带上生活用品安排专车送至驻军部队医院,几天后动手术取出了肾结石,军医从她体内取出一颗大结石,取出的结石“哐铛”一声落在酒精瓷盘上,军医拿给梁大妈看,她看了都冒出了冷汗,热泪盈眶地说:“非常感激部队官兵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梁大妈出院后回到家中休息了一段时间,不等身体完全恢复,她又抄起了补鞋手艺,继续为子弟兵义务补鞋。由于年老体弱她再也挑不动补鞋担子了,她要儿子给她焊接了一部小型胶胎式手推车,并且动员儿媳妇梁仁桃加入为部队官兵义务服务的队伍。从此,媳妇经常向婆婆学习补鞋手艺,为了报答子弟兵对她的关心、帮助,婆、媳俩推着补鞋手推车到部队军营,义务为战士们补鞋。战士们为了表达对梁大妈的无私帮助,战士们都亲切地叫她梁大妈!子弟兵也在农忙时节主动为梁大妈收割庄稼,互相帮助。
自手术取出肾结石后,梁大妈还从不间断地为驻地战士们义务补鞋13年之久,长期劳作梁大妈病倒了,弥留之际她对儿媳谆谆教诲:为了保家卫国,子弟兵远离家乡,而且对咱们也是关怀备至,与我们亲如一家,我死后你还得继续给战士补鞋。梁大妈于2005年去世了,从此媳妇梁仁桃接着婆婆的事业,用手推车继续为子弟兵补鞋、缝补衣物。“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战士们对梁大妈情义深重,一些转业、退伍的解放军官兵,如山东、安徽、新疆、广东籍等地的退伍兵,他们始终没有忘记梁大妈的恩情,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寄来葡萄干、荔枝、大枣等土特产,寄上朴实的慰问信问候梁家婆、媳。记得2007年有一个山东籍的连职转业干部借工作出差机会到靖州,专程到梁大妈家里探访,得知梁大妈已过世,这位转业干部顿时热泪盈眶,在中堂面对梁大妈遗像含泪三鞠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地百姓都夸梁大妈是个拥军爱民的好心人,如今她的儿媳妇梁仁桃又带着自己的媳妇传承婆婆的未竟事业,视驻地官兵为恩人。继续为军人服务来实现婆婆的教诲、夙愿……
梁家婆媳的拥军情结,在这个美丽的山村中一直传唱着 、延续着……梁家婆媳为驻地子弟兵服务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当地驻军、政府、村民的好评和称赞。梁家现在仍然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包裹,这包裹记载着代代相传的拥军情结。
来源: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1/12/20/745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