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通讯员 梁华 政斌)靖州新厂镇八亚移民村利用宽阔的水域,把3000亩水域面积租赁给乡河生态渔业场,发展立体养殖,渔业场仅干鱼一项年收入2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突破2万元。
近年来,靖州县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工作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推行班子“领路”、项目“引路”、政策“铺路”三项举措,通过拓宽创新渠道,盘活存量资源、经营闲置资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补钙强体”。
2013年以前,靖州县75个村有村集体经济收入,占行政村总数的40.3%,其中收入3万元以上的10个村,收入1-3万元的23个,收入1万元以下的42个村;111个村为集体经济“空白村”,占行政村总数的59.7%。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全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过3万元的村达到20%以上,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压缩到50%以内,其中超过50万的村1个,10万元以上的村5个。为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整体素质和发展能力 ,该县全面推进“支部书记能人化”战略,把具有带领群众抢抓市场机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作为一条硬性标准来衡量。注重从经济能人中选拔优秀人才,配强村级班子“领路”。 2014年村级党组织换届,全县186个行政村党支部, 经济能人上岗率达90%以上。
根据全县各村资源、交通、基础、产业等现状,该县通过调研分析,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实施项目“引路”。2013年,该县出台了《靖州县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等文件,各村针对自身发展优势制定科学合理的集体资产经营项目,建立县级领导联村和单位帮扶制。并抽调186名“三联三帮”干部进村指导,探索出了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资源开发、专业合作、资产承包、门店物业、入股分红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文溪乡上宝村依托200余万袋香菇资源,采取“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投资10万元修建冷冻库,通过转租,村集体实现收入4万元;太阳坪乡贯堡渡村,利用集资入股+贷款的方式,村集体投入85万元参股建成装机容量4千千瓦的“代燃料水电站”,今年村集体可获得分红20万元。
同时,该县还建立扶持政策“铺路”,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县委发布了《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优惠政策》、《支持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融资管理办法》、《村集体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对村集体领办、创办、联办的产业项目给予政策和融资支持,充分调动了全县各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县财政安排10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项目给予扶持。同时,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入乡镇绩效考核范畴,纳入对“一把手”的实绩考核内容,实行定期通报制和年度排序制度。并建立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挂钩制度。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梁华 政斌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4/08/06/744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