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飞山寨的来由
2014-10-27 09:04:10 字号:

飞山寨的来由

文/ 周后进

《渠江美丽的传说》编撰组

  飞山乃靖州之象征,名闻遐迩。坐落城西十五里,比诸山高峻,绝壁千仞,峰上加峰,突出三顶,成鼎立状。名曰:头宝顶、二宝顶、三宝顶。更显飞山美姿。远望山形,酷似凉伞,蔚为壮观。

  早年山上有48庵,48井,48溪。三宝顶下是大雄宝殿。殿内有明朝参将邓子龙诗碑(现存无损)。诗云:南来倚剑上岧峣,满眼烽烟坐里消,神器自知无鬼蜮,嫖姚何处有天骄,岩飞瀑气披深洞,风送钟声下远苗,西望六百八十穴,我欲一扫归天朝。字体行草,书法流畅,苍劲有力,凡登山游客,先睹为快,以饱眼福。殿左墟地塘边,扒土可拾取乌米,然不可多得。据传此米食后,可治小儿肚痛腹泻。

  飞山历史悠久,顾名思义,是飞来之山。究竟从何飞来,实难考究。据《靖州县乡土志》载,由武岗云山飞至,云山在今城步县,亦有飞山,实属小丘,不可与靖州之飞山相提并论。

  据民间传说,飞山从江西省飞来,笔者作过一些考察和推理,得出一个有理有据有现实可查,使人信服的传奇故事。分述如下:

  1、很久很久以前传说,江西有一座形像酷似乳头的山,不知何时突然飞走。当地人认为,离开乳头山的乳汁,就不能成长,因此,四处寻找,找不到的不敢回故土,终在靖州找到了飞山。对山苦苦要求,但山再不能飞回原地,来寻找的人不敢回家,只好就地安家落户。所以流传至今,靖州到处都有江西迁来的人。而靖州人亲切称呼他们为“江西老表”。绝大多数的来人住河街,并在河街修了一座“万寿宫”作江西会馆。

  2、头宝顶就是江西会馆的庙会之地。每年古历六月十九日,江西旅靖同乡,把酒提壶,来此聚餐,闲聊飞山从江西飞来的历史,见山思乡,观景抒情,代代相传。参加过这样活动的人,尚有健在者可询。

  3、州北土溪铺一带的古代山民,欣闻江西有一山向靖州飞来,山中万物皆有,能使家富民康,是一座宝山。当地头人为迎接宝山降临,组织山民,就在土溪铺的一山丘挖平加宽成方圆一块大坪,名曰飞山坪(此名至今犹在未改属土溪村)为等待飞山飞来降落场地。

  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果真见从北缓缓飘来一山,该地等待多时的男女老少,喜出望外,布衣素服,穿戴整齐,焚香礼拜,个个双手合十,祈祷上苍,齐呼山神,落我飞山坪。喊得口干舌噪,只见宝山飞过头顶,往州城方向移动。土溪铺人大失所望,宝山为何不落于此?后人总结有打油诗一首:山民筑造飞山坪,祈祷上苍求山神,谁知早有天命定,偏偏①冒落②“飞山坪”。

  (注:①偏偏——地名,今属土溪村。②冒落——地名,今属八龙村。可见两地地名,就是飞山飞过后才留有此山地名的。)

  飞来之山飞至塘湖上空,飞速逐步减慢。塘湖,湖水平镜,湖岸柳树成荫,修竹繁茂,百花争艳,真乃大山降落理想之地。宝山徐徐降落,湖中有一狮子精,正引着大群小狮嬉戏沐浴,突然母狮感到大地颤抖,狂风大作,竹木夭折,一座大山正往头上降落,见势不妙,集令小狮往南黑岩头、铺口方向逃跑,自己稍后逃离,刚离湖不远,山已降落下来,正压住母狮的屁股,动弹不得。年长月久,母狮精化成一座山坡,位于飞山水库边,名叫狮子坡,至今狮头狮身活灵活现,摆在人们面前,它两眼炯炯望着逃命的小狮,而小狮不见母狮随来,徘徊在黑岩头铺口一带,有的回首盼望,有的怕山压住,把头躲在泥里,也有的小狮头身均露在外面,而屁股埋在土里,有的静坐、静站等着母狮,年复一年,这些小狮成了千姿百态的岩石。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周后进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