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感悟“育儿经”
2015-04-13 16:02:51 字号:

  前几日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去年有个品学兼优的“乖乖女”在外国留学期间,因抑郁症和强迫症跳楼自杀的故事。故事给了我一些感悟。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里最难念的经就是管教儿子这本“育儿经”。儿子出生后才几个月,母亲就因农村里永远忙不完的事而回到乡下,养育儿子的重任就落到了我和妻子身上。

  我就像大多数传统的中国男人一样——父望子成龙。我小时候家里很穷,如今自然希望儿子少受一些苦难,将来能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使他自己过得更幸福,也为父亲长脸,弥补自己的一些遗憾,说白了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我小时受教颇严,也可能受自己多年为师的职业习惯影响,因此对于儿子的管教也较严苛。所幸经过多年的养育,儿子虽没有表现出天赋异禀,但也没有让我失望,在外人眼里智商和情商都已相当优秀。记得在他刚读小学时我教他学习电子琴,他的音准和节奏感都还不错,学习起来很轻松。有一次,他和小伙伴玩耍后回家敲门,我灵机一动要考考他。于是我用手在门上敲击出一条稍复杂的节奏,他马上在门外模仿敲击出来,我高兴地把他迎进门。

  但儿子有一些我自认为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时性子太慢,不温不火,但一说到玩乐就两眼放光,活蹦乱跳。从读幼儿园到小学,他总是花费半小时以上慢吞吞地吃饭,晚上花一两个小时做完作业,慢悠悠地刷牙洗漱睡觉,早上又不急不心地穿衣洗漱吃饭,做作业总是粗心大意,有错不改,屡错屡犯。由于我对他期望值过高,碰到类似事情让我忍不住朝他发火,高声呵斥他做事情快一点,甚至火冒三丈地动手或用棍棒打他。尽管棍棒教育有一点点效果,但我发现负面影响更大。在我的威压下,儿子在我面前吃饭、做作业是战战兢兢的,在我面前不敢吐露他的心声,有想法也只对妈妈讲。

  其实,儿子知道我是为他好,很想改掉在我眼中的“坏习惯”,同时希望我改掉打人的缺点,只不过不敢直接对我说而已。后来,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来委婉地表达他的不满。

  儿子很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科普书,偶尔让他看电视也总是爱看科教频道。前年在学校每年一度的爱心义卖活动上,我给儿子买回一本书——《皮皮鲁之419宗罪》,儿子当天迫不急待地看了大半。第二天傍晚,我和妻子带儿子从体育场游玩后回到家里,心情都不错。我正想坐在沙发上休息,儿子把那本《皮皮鲁之419宗罪》递到面前说:“爸爸你看看这本书这个故事吧!”我接过一看,该书第2宗罪故事末尾处写着:第2宗罪:虐待罪。最高刑期: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0条规定,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体罚、禁闭、冻饿、有病不给治、强迫从事超体力劳动等方法,摧残、迫害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

  我顿时大窘,当即明白了儿子的心思。我轻轻把儿子拥在怀里,对他说:“儿子,爸爸也知道打人是不对的,但是有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伤害了你,请你放心,我以后再也不会乱打你了。”儿子闻言开心地笑了,给了我一个响亮的吻。

  此后,我更加的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再也不会强迫儿子按照我的意愿与生活节奏,改变他的成长轨迹。我感谢上天赐予我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让我分享与见证他成长的每一刻。无论带给我多少烦恼,甚至挫败,无论让我失去多少时间,金钱,我仍然豁达,因为,这都是上天的恩赐。

  我也明白了,父母不要让孩子生活在父母的虚荣里,更不要缺席未成年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子女的关心不仅在物质上,更要在精神上多沟通交流,要学会欣赏子女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不要给过多的压力,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不管孩子将来有多大的出息,只要一生平安即是最大的福气!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吴顺全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