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靖州县城两公里,有座平地拔起,高七百二十米,如鼎似钟,犹如大半把神伞,东面丰隆,西如刀削的山,它的名字叫飞山。有人曾写了“天外飞来一座山,宝鼎隐现云海间。苍松翠竹绕古寺,白云洞天挂飞泉。”的打油诗来赞美它。
飞山,顾名思义是能“飞”的山。它能从很远很远的地方飞来靖州,亦能从靖州飞往很远很远的地方。飞山的由来,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江西飞来的;也有人说是从城步飞来的;还有人说,它是玉帝的华盖,是从天上飞来的,更有人说从······这些传说,神乎其神,听完看后,妙趣横生。给飞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给人们留下了重重悬念和无限的遐想。笔者小时候,曾多次听到老班子的人侃过这方面的“古”,对飞山的由来叙述得有根有据,千真万确,而且就飞山的另一半之去向也讲得活龙活现。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现在,我把它写出来,绝非哗众取宠,目的只有一个,仅供人们茶余饭后,分享其中的乐趣。
飞山,据说是很久很久以前,从四川那边飞来的。傍峨眉山有一座郁郁葱葱风景秀丽的山,半山腰上小草茂盛,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地毯。山底下住的几户人家,就靠这块草地喂牛养羊,养家糊口。这里的草取之不尽。刚刚被牛羊吃得干干净净的,转眼又是绿茵茵的一片。还说“牛羊吃了这里的草,膘肥体壮,肉嫩毛亮。凡是吃过这里牛羊肉的人,个个精神抖擞,还益寿延年哩!”故此,这里的人把这里的草称之为神草,这里的地称之为风水宝地。每逢初一十五,香火供奉,磕头作揖,祈祷上苍,确保神草四季茂盛,世代享用。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不知是哪一年夏季的一天,骄阳似火,地面冒烟,就是坐在家里也热得慌。可怜这里的孩子,依然要赶着牛羊上山。“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个个累的上气不接下气,趴倒在地。平常天真活泼追逐嬉戏的身影不见了,悠扬婉转回旋山间的短笛声也听不到了。突然,一个叫狗伢子的站了起来,发疯似的乱跑。然后,他紧握牛鞭狠狠地朝地面抽了三鞭。顿时发出“轰隆隆”三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即刻飞沙走石,山摇地动。瞬间,这座山腾空而起,变成一把巨大的伞,山底现出绿草一片。这把伞在空中飞呀飞,不知飞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也不知飞越了多少崇山峻岭和江河险滩,一直按着玉帝的旨意飞去。
布谷鸟叫了。一个艳阳天,勤劳憨厚的塘湖人,挖的挖地,耕的耕田,干得热火朝天。令人诧异的是:一张陌生而慈祥的老农面孔呈现在大伙眼前。他头戴斗笠,衣着褴褛,光着一双大脚,拿着两尺有余的烟杆,悠然自得地坐在大湖畔上,“吧嗒吧嗒”地抽烟。
忽然,天由晴转阴,又由阴转暗,仿佛进入夜晚。正在田头地里劳作的农夫们,似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吓得慌成一团,拔腿就跑,拼命往屋里钻。唯有陌生老农,从容不迫,神态自然。当伞飞到大湖上空并缓缓下降时,陌生老农挥起烟杆朝伞劈去。“叭”的一声,伞被劈成一大一小的两半。大的一半落在湖面上,小的一半又腾空而起,往城步方向飞走了。这个老农点了点头,“哈哈哈”大笑三声,化着一缕青烟不见了。
天又亮了,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人们相继开门,都被神奇的一幕惊呆了。大湖不见了,所见的是一座又高又大风景如画的山,耸立在眼前。由于,这座山是飞来的,所以,人们亲昵地叫它“飞山”。
笔者写完这段神奇的故事后,不禁感慨万千,趁余兴未尽,写下两句感言:
仙山变伞显灵气,
神龙赐山授天意。
灵气天意融人气,
飞山新篇更神奇。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唐其国 石宪贵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5/10/17/744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