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东非大裂谷兰加诺湖畔和当地孩子在一起)
借助网络的广阔平台,专注传播纯文学思想、渗透纯文学精神的益阳文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必将在资水河畔绽放炫丽光华。
——唐树清
作者简介:
唐树清,男,湖南靖州人,现供职于怀化市某行政事业单位,毛泽东文学院第十四期学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从红河到红海,行走在中南半岛炙热的阳光里,满怀疲惫。沉湎于东非高原不同肤色族群的奇风异俗,难以自拔。鸡鸣晨晓聆听过他步履匆匆的脚步,落日黄昏映照着他孤身行走的背影,一路走来,撰写了大量的异域人文风情游记文章。至今,不羁的思绪仍在纵情飞扬,仍在苦苦追寻那一方山水的韵味,那一片自然与人文的风景,那一段异国他乡的万种风情……
东非大裂谷之兰加诺火山湖
我在来埃塞俄比亚之前,对湖泊的认识是很肤浅的湖光水色。那时,列车象蛇一样在号称八百里洞庭湖畔蜿蜒爬行着,恰巧临窗的一面就是一望无际的湖泊,浩瀚的湖水波光粼粼,就如同一面彩缎铺在无垠的天地间,阳光洒在湖面上反射着点点碎碎的耀眼光影,远方水天相接,云蒸霞蔚,近处湖水清澈,涟漪阵阵,云天高远,地旷连绵……这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湖泊旖旎风光,蛇一样爬行的列车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彻底驶出了它的画面。后来,却一直深深的影响着我对湖泊的认知,确切的说,一直到东非大裂谷兰加诺湖﹙ Lake Langano﹚与众不同的湖光水色出现在我的眼前。
雨季的兰加诺火山湖安然的静卧在东非大裂谷的谷底,刚好雨过天晴,四周一洗如碧,旷野寂寞无声,唯有兰加诺湖是有声有色的,湖水泛起的阵阵涟漪在大裂谷空旷的上空肆意的喧哗,回响声震慑得旷野寂静,金黄的湖水不复就是一面流动的金箔,黄灿灿的舒展着,远处与湖岸相接的群峰连绵不断喷涌着熔岩袅袅升起的烟雾,看起来宛若仙境,这一幅有声有色的湖泊画景,如果不是事先得知,根本就看不出这一池湖水,是镶嵌在地表以下2000多米深的裂谷之中,因此,兰加诺火山湖注定有着与众不同的诡秘与神奇。
把火山湖的地合天成,归结于是上天鬼斧神工雕琢大自然的一件杰出艺术作品,是有道理的。地壳运动引发火山爆发后,山崩地裂,超乎想象的能量把大地撕裂的四分五裂,惨不忍睹,然而并不是每一次的火山爆发后都能凤凰涅槃,欲火重塑,给大自然界造就一件艺术作品,更多的是惶恐的灾难和无情的毁灭,惶恐的灾难要无情毁灭多少次才能雕琢成一件艺术品一样的火山湖?除了偶然、机遇,还需要运气,因此说兰加诺火山湖是幸运的。
兰加诺火山湖的雕琢生成要追溯到3000千万以前的远古时代,波诡云谲的时空几乎是与东非大裂谷一样的古老和沧桑,然而,兰加诺依然保持着青春的活力,环抱湖泊的火山依然异常活跃,火山口时常喷涌的岩浆热浪翻腾,热气逼人,月朗星稀的夜晚还能看到闪亮的熔岩在流泻,地底下不时隐隐传来轰鸣之声,远远就能闻到浓烈的硫磺味,黄灿灿的湖水滑腻如肥皂流汁一样,这一池原生态的硫磺肥皂水,恰如女人洗尽铅华的卸妆水,黏糊厚重。
千百万年以来地火燃烧,火山爆发,熔浆喷涌,兰加诺湖周围的岩石都被烧成了蜂窝状,几经淬炼的岩石外表大都被煅烧成青灰或青褐色,奇怪的是如此高温煅烧,也不能使这些岩石粉身碎骨。岩石还能保持完整的外观留在人间,只是内部的石质结构物质早已焚化为乌有,空空如也,看似硕大的石块,用手一拎轻飘飘的,扔在水里漂浮不沉,这就是兰加诺火山湖诡秘的浮石,这些浮石的浮力极大,当地黑人把一些大面积平整的浮石当做舟楫使用,渡河涉水,甚为方便。
似乎兰加诺火山湖与岩石的渊源颇深,环绕湖畔铺陈着一层厚厚的光滑的圆形小石粒,这也要拜兰加诺异常活跃的火山所赐,岩浆从高处飞流直下的时候,一部分化作天女散花飞溅的火星,划过绚丽耀眼的运动轨迹之后,洒落在湖水里,化作圆形的小石粒,经年累月,积聚在湖底和湖岸边的石粒越来越多,深达数米,即便岸边也有数十公分厚。细心寻找还能发现经过熔浆煅烧之后的火山水晶石,这些颜色各异,闪烁着光芒的水晶石,也是兰加诺湖畔特有的奇石。至于那些常年浸泡在湖底燃烧未尽的火山石粒,让兰加诺火山湖一池的湖水富含丰富的各种矿物质,赤足裸身亲密无间接触兰加诺火山湖温润的小石粒,不但身心惬意,受用无比,且极具保健功能。
黄灿灿的湖水下,厚重的火山石粒覆盖的湖底还有怎样的奇妙?除了流泻的熔岩、飘忽水面的浮石、闪烁着光芒的水晶石,还有多少在火山喷涌、烟雾笼罩之下的诡秘?不得而知,因此说兰加诺火山湖也是神奇的。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唐树清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5/12/09/7439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