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遭遇信任危机
2016-03-10 15:11:44 字号:

张玉萍

  走进幼儿园五年有余,感受最深的便是遭遇信任危机。

  早上入园的时候,一大班幼儿到了楼梯口,发飙不愿进教室,奶奶问原因,孩子一个劲直哭,什么也不肯说。从教室里屁颠屁颠出来迎接孩子,当奶奶的反而质问:“你们打了他咩?”。心,当时就凉了半截。事后一问,原来是孩子在路上要吃包子,奶奶不愿买,于是哭闹。下午接人的时候跟这位奶奶解释了孩子哭的原因,虽然奶奶嘴上嗯嗯啊啊地应着,但目光中仍然透着狐疑。

  去年应朋友邀请到市里去。朋友请吃中饭,同席的还有鹤城区的作协主席。作协主席五十多岁,一脸的和善,是位素食主义者。他问我在哪里上班,我说我在幼儿园上班。作协主席立马一本正经地说:“我说你们做幼师的,一定要有爱心。每当我从电视或网上看到幼师虐待孩子的事情,我的心就很疼,我就在想我的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是不是也受到了这样的虐待。”作协主席的话刚说完,我的朋友马上接口说道:“我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我都打了红包给老师的。”我顿时感到很尴尬。我说:“这些虐童的事件都发生在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不会有这样的事。再说,每行每业都会有几个这样道德败坏的,但不代表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对于我的这番话,作协主席和我的朋友都不做声。我知道,我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自此,出了县城,我再不敢说我是幼师了。国民对幼师的信任度几乎为零,无论怎么解释,甚至你去跳河洗冤,舆论恐怕还得说你是畏罪自杀,索性,隐瞒身份,讨个清净。

  在孩子入园期间,孩子有丁点的不适,必和幼儿园有关,这几乎是每一位家长的第一反应。家长很少反思自己,孩子出现意外和自己有关,和家庭监护有关。孩子在家里磕伤,也说孩子是在幼儿园弄的,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有一次,一位幼儿早上来园时,一只眼睛红肿,眼角处还有划痕。爷爷一口咬定说孩子是在幼儿园受伤的。我们当然不承认,因为我和我的搭档清楚地记得孩子头天下午回去时是安然无恙的。我们问孩子是怎么受的伤,孩子说是在某某小朋友家里抢玩具时受的伤。这个某某恰好也是班上的孩子,他们住在一个院子,经常在一起玩耍。而某某小朋友的妈妈也证实了孩子没有说谎。这个受伤的孩子的妈妈特意来告诉我们说老人是怕她责怪才把责任推给幼儿园的。

  因为不信任,幼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岌岌可危。有一年,带小班时,我作为保育员,站在门口接送孩子。一位爷爷风尘仆仆地赶来接他的孙子。我告诉他当天他的孙子没来幼儿园,他说不可能,是孩子的妈妈要他来接孩子的。我再次无比肯定地告诉他他的孙子真的没送来。他还是说不可能,是孩子的妈妈要他来接孩子的。这时班主任和另一位保育员过来,我们三人异口同声地说孩子今天没送来。这位爷爷当即就变了脸色,说孩子要出了事我们该死。然后他拨通了孩子妈妈的电话,说了此事,电话打完后,那位爷爷松了口气,讪笑着说孩子在他外婆家,然后喜笑颜开地离开了,连一句表示歉意的话都没有。原来孩子的外婆头天把孩子接回去后,并没把孩子送到妈妈的身边。第二天,孩子不肯上幼儿园,外婆心疼孩子,任由孩子在家里玩了一天,也没有告诉孩子的妈妈孩子入园的情况。

  种种迹象表明,幼师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幼师被视为洪水猛兽,凶神恶煞,地位低到尘埃。

  遭遇信任危机的不仅仅是幼师,医生与病人,城管与小贩,警察与农民,时不时发生冲突。医生说是医闹,病人家属说医生无医德;城管说瓜农破坏了市容市貌,瓜农说城管暴力执法;拆迁户说补偿款太低,地产商说他是钉子户……事实的真相到底如何,只有当事人知道。但毋庸置疑的是,所有的人到遭遇了信任危机。因为,如果你不是幼师,但你有可能是一名警察,如果你不是警察,但你有可能是一名医生……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张玉萍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