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脚部的伤口已经发炎,姚云峰吃了几天的消炎药。 何嫘/摄
7月7日,姚云峰脚上的伤口还未愈合,又一瘸一拐地上山查看路面损毁情况。 姚宇杰/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7月8日讯(分站记者 何嫘 通讯员 姚宇杰)7月3日凌晨2点,暴雨如注。此时的靖州藕团,已经陷入一片黑暗。借着手电筒微弱的灯光,藕团乡人大主席姚云峰淌过及胯的洪水,挨家挨户督促三桥村沿河两岸村民紧急转移。
2个小时,姚云峰从6组走到11组,将21户人家安全转移。
最后一户。姚云峰重重地拍打了几下门,朝里喊了声:“涨大水了!快出来!”
这一家人从睡梦中醒来。年轻的子女听姚云峰说明来意,简单收拾了下准备转移。可家中70岁的老人却不乐意了。
“老人家,洪水真的来了,不是哄你的。”姚云峰耐住性子,向老人解释起来。最终,姚云峰背起老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将老人送到了安全地带。
老百姓终于都安全了。此时,姚云峰的浑身都湿透了。由于长时间泡在浑浊的脏水里,姚云峰的身体开始发痒,异常难受。
“暴雨还在下,我们还得返回去看看,不能遗漏一人!”姚云峰仍不放心,担心有人没被通知到,生怕百姓惦记家里财物返回。
于是,他又和同事在河沿岸来回查看,直到早上7点多。
雨已经小了,水不再涨了,百姓暂时安全了。姚云峰悬着的心,却仍没放下。
“藕团乡其他村怎么样了?”姚云峰心里牵挂着,向受灾较为严重的藕团村走去。
劝离群众、重点区域严守防控、发放救灾物资……姚云峰忙碌着,不知不觉天又黑了。
有些群众看到水退了,趁黑偷偷返回自己家中。可是,警报仍没解除,雨还在断断续续地下,这意味着,危险随时会降临。姚云峰和同事们心系群众安危,再一次摸黑淌水前行,展开劝离。
“哎呦。”姚云峰感觉自己的脚被什么扎了一下。他停住了脚步,脚心传来隐隐的疼痛。感觉并不严重,姚云峰继续往前走。
“哎呦!哎呦!”一阵刺骨的疼痛从左脚掌传来,姚云峰忍不住叫了两声。
“不好,又被扎了。”借着微弱的手电筒灯光,姚云峰看到自己的脚底被尖物扎伤,一股鲜红的血往外冒着。
同事李成直见状,说道:“你回去处理下伤口吧,不要感染了。”
“先把前面的2户劝离再说吧。”姚云峰说罢,忍着脚底的巨痛,往前走去。
30分钟后,成功劝离2户人家的姚云峰回到乡政府,简单冲洗了下伤口,又一瘸一拐地返回到了抗洪抢险第一线。
第二天早上,姚云峰又跟着乡党委书记向应平来到山上查看道路损毁情况。看到姚云峰一瘸一拐,向应平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连忙催促他立即就医。
“已经感染了,这里处理不了,你到县里去打破伤风吧。”乡卫生院医生查看伤口后,说道。
“不行,我还有事,你先帮我处理下。”姚云峰斩钉截铁地说。
医生看姚云峰态度坚决,就为他开了3瓶消炎药水,进行静脉输液。
姚云峰此时根本就坐不住,他右手举着吊瓶,往灾民临时安置点走去。
于是,藕团乡救灾一线就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撑着吊瓶在灾区走巷串户,在安置点忙里忙外,一会要挖机去清淤,一会又亲自上阵帮忙搬东西,十分“滑稽”。
当地群众了解到内情后,无不肃然起敬,收起先前戏谑的表情,伸出大拇指赞一声:“共产党员好样的!”
于是,“吊瓶主席”的故事慢慢地在藕团传开了……
短评:
暴雨,持续暴雨,江河告急! 7 月2 日至3日,强降雨导致靖州11个乡镇受灾。汛情急,灾情重。危难当前,风雨之中,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冲到一线,为百姓筑起一道道冲不跨的“堤坝”。
“7·3”洪灾,是党员干部的战场——党员干部们连夜值守,采取各种措施,积极抗灾救灾;是党员干部的考场——紧急转移群众13024人,没有人员伤亡,向百姓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这份答卷背后,是靖州县委、县政府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姚云峰”式人物的涌现,是靖州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扎实开展。
“要全力以赴安置好受灾群众,确保群众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心”,靖州县委书记张远松在指导灾区救灾时反复强调;“灾难面前,党员干部更要冲锋在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藕团乡党委书记向应平说道;“我是党员干部,我不站在一线,谁站呀?”姚云峰采访时直言道……
从上至下,“群众”二字,在靖州党员干部们的心里,很重很重。
创先争优、奋发有为,是靖州党员干部的日常状态;做老百姓身边的“守护神”,是靖州党员干部关键时刻的坚定选择。二者之间,是必然,是因果。
洪水肆虐,冲不跨靖州党员干部对“四讲四有”标准的坚守;洪水冲刷,将靖州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心系群众的底色擦得很亮,很亮。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何嫘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6/07/08/743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