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贞,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除了自己的老家,这里或许是我去得最多的村寨。我的两个姐姐就嫁在这个村,大姐住在村头牛皮形,二姐住村脚老寨脚,而且三团两寨都是一些沾亲带故的熟人,曾经多少次去元贞走亲戚,所以对这里的一切很是亲切。
元贞,一个古老而令人神往的地方。靖州锹里地理歌传唱四十八寨的苗族歌鼟中,有“田坝悠悠是元贞”的歌句,非常贴切地描绘出元贞村的生活环境和风情风貌。好一片“悠悠田坝”!从坝头的牛皮形,一路西下,经过杨家湾、大寨、老寨脚等寨落,一直到坝尾的皂里,平坦、辽阔,近10里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对于基本上是群山围绕的广大锹里地区来说,田地常常这个山头一丘,那个坡下一块,过来一般靠天吃饭,很难找到成片的良田。可元贞这个地方,却一望无际,视野开阔,山清水秀,田肥地美。春天里,草长莺飞、春水潺潺、烟雨朦胧,一幅勃勃生机的江南画卷;夏季中,艳阳高照,禾苗抽穗、鱼戏田间,安静的山村映衬着安逸的生活;进入秋天,金灿灿的田野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丰收的喜悦;而当雪花纷飞时,从冉冉炊烟的木屋中传出欢快的歌鼟,使整个田坝更加静谧、更加和谐。元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真是上天恩赐的一块风水宝地!
在元贞这片好山好水好风情的地方,可看可玩的盛景有不少,民族文化十分厚重,逢喜事唱苗族歌鼟、四八姑娘节吃黑米饭等习俗源远流长。然而,最值得一游的还是田坝下游老寨脚处的那一帘瀑布。这里被驴友们称为“怀化最美的七个地方”之一,据说天上的七仙女还曾到此洗澡。
讲到瀑布,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起李白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气势蔚为壮观;也可能会想到徐霞客笔下“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的黄果树瀑布,流水惊心动魄。可我总是勾起对元贞瀑布的美好回忆和无比向往。
去年,龙家贵先生写了一篇散文《元贞瀑布》,文章虽不长,却把瀑布写神了,给人无限期待。特别是结尾那句“元贞瀑布,是一个让人看一眼就不想走的地方”,让人恨不得立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去大饱元贞瀑布的眼福。
记得小时候,一到假期,我总要去走大姐和二姐。1992年读师范的那个暑假,我又去元贞。一天,独自到田坝里溜达,鬼使神差地走到了坝脚的水电站。更小的时候来元贞作客时,常和寨上的小伙伴们跳进这坝里洗澡、戏水,清凉的水、欢乐的笑,童年总是难忘!可此时没有伴,一个人不敢下水洗澡,加上水电站不再发电后,已经荒废,死水一潭。
一个人慢慢往坝下走。可能是刚刚搞木材开发,壕沟两边的树木全部倒山砍了,加上已经干旱了一段时间,河流干枯,坝下并没有形成壮观的瀑布。站在坝底凉凉的溪水中,看着断断续续、零零散散飘洒下来的雨雾,好一阵失落。然而,尽管看不到美丽的瀑布景观,可那清凉的雨气,倒是使身心非常舒畅。我小心翼翼地从水潭边绕过,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坐下来,洗把脸,搓个脚,望着蔚蓝的天空,听着鸟儿叽喳,相当惬意、静静出神。那个时候特别喜欢写诗,我掏出随身携带的一个小笔记本,快速记下灵光一现的诗句,忘了时间、忘了环境,忘乎所以!在喧闹的日子里,这或许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最美丽的经历,最悠长的记忆。
因为有这么一次亲身体验,我对龙家贵先生关于元贞瀑布的神乎其神、对朋友圈里晒元贞瀑布的美丽景致,产生怀疑。其实,在我印象中,元贞瀑布“不过尔尔”。可能也正由于这,却更激起了我的好奇,想要尽快去探个究竟。
城里的夏天,高温酷暑,实在难熬。过惯了乡下生活的母亲,每年都想去大姐、二姐那里生活一段时间。抽空周末,送母亲去乡下避暑,我正好可以去验证一下元贞瀑布是不是有说的那样神奇美丽。
星期六早上,我们一家人从县城出发了。到三锹场上,还带上了女儿儿时的朋友吴才周、吴谋凡一起同行。一路上有说有笑,再过二十分钟左右车就开进了平坦坦、绿油油的元贞田坝。马路旁,嫩嫩的禾苗正茁壮生长,禾花鱼在禾蔸间穿梭;田坎山边的农家房屋次第紧挨,绿树环绕,白云缭绕,闷热的村庄在炎炎阳光下反更幽静。
我们到二姐家放下行囊,就迫不及待地去看瀑布。瀑布离老寨脚很近,一会儿,就来到了当年的发电站。水塘里,已不复往年的清澈见底,不见儿时的记忆,肥泥长野草,坝边杂草丛生,本来并不壮阔的水坝更显得小气了。倒是岸边的那几株古树,历经风雨,枝繁叶茂,越发苍劲。
我们站在堤坝上往壕沟下看去,但见两边的山上绿树成荫,阔叶林、针叶树相映成趣,不知名的各种藤藤蔓蔓盘根错节,当年的光秃秃已是叶青青,看来,二十多年的封山育林,很有效果。从上游各个小沟里蜿蜒而来的溪水,汇集在坝里,风平浪静,可一出坝口,立刻改变了脾气,咆哮起来,像刚出笼的野兽横冲直撞,轰轰隆隆,声如奔雷,急湍翻腾,玉珠四溅,直泻深谷。
走过坝桥,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山路慢慢往下走,清风徐来,顿感清凉。扭头往右,放眼望去,只见激流形成的瀑布,冲出了一道水帘,像一张飘荡的白色轻纱悬挂在半山腰,掩盖于绿树丛中,若隐若现,朦朦胧胧,诗意盎然;而一泻而下的溪水,撞击悬崖峭壁所发出的轰鸣之声,不绝于耳,震耳欲聋。我向走在前面的几个年轻人连声招呼,要他们走慢点,等一等,他们都听不见,一个劲地急着朝下跑。
从坝上到壕沟里大概500米,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一直延伸到瀑布下的深潭前。站在新建的观瀑坪里,抬头仰望,青山矗立,直插云霄,天上的蔚蓝与山尖的碧绿相互交融,天上的白云与顶部的瀑布交相辉映,色彩斑斓,熠熠生辉!这时,几团白云像巨龙腾云驾雾而来,仔细一看,才发现是纯白洁净的瀑布滚滚而下。
整个瀑布群,大大小小十几个水帘,或缓或急、或长或短,煞是好看。前段时间刚下了雨,水源充足,最大的那一帘瀑布,约有30多米高、20多米宽,沿着峭立的岩壁飞泻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抛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喷珠飞雪,是那样的雄壮豪迈,气势磅礴。水珠大的如珍珠,晶莹透亮,欢蹦跳跃;小的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微风一吹,一阵阵透心的凉气迎面扑来,雨雾落在我们的头上,飘到我们的脸上,驱走了身上的热汗和疲劳,换来了一身清爽、透凉,真个心旷神怡!
白色的布帘下是清澈的潭水。俯瞰深潭,潭水不停地被冲击着,溅起数不尽的水花,似千万颗玉珠,把周围的树叶和水草拍打得摇曳不停,翩翩起舞。而落在岩石上的水花,放射出异样的光芒。潭深水碧,在阳光的照耀下,是那么清澈、那么晶莹,没有一点杂物,很想掬一捧山泉喝下去。
悬崖壁下、水潭边上那块光亮的石头,依然岿然不动,只是溪水哗哗落下来,不能再坐人了。我告诉女儿他们,当年自己曾坐在那里写诗。他们异常好奇,想要摸爬过去看看。谁知,胖乎乎的吴谋凡,刚一迈步,不慎踩到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滑落水潭里,溅起一层浪花。他不好意思地爬起来,引得我们哈哈大笑。这笑声惊动了树枝上的几只小鸟,扇动着翅膀赶紧飞往林海深处。
在这晴朗的天气里,瀑布显得更可爱,更动人了。它轻轻拍打着岸边的乱石,落在深潭里打着转转,深情地眷恋着这块美丽的土地,不肯离去。但只片刻,那些被瀑布撕得四分五裂的溪水,又重新汇聚在一起,从深潭溢出,恢复了原有的温顺,摇动着婀娜的身姿,轻唱着天籁的歌鼟,潺潺向山外流去...... 置身其间,犹如进入了仙境,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元贞瀑布,不仅美在清澈透亮的水,也美在绿荫环绕的树。由于瀑布充沛的水气滋润,这里的植物特别茂盛,种类繁多。溪壕边、山坡上、陡崖间,到处是高大的乔木、适中的灌木、缠绕的藤蔓、低矮的野草,全部翠绿欲滴,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把这里装扮得更加迷人。
怎么不是记忆中的印象了?我既疑惑,又欣慰。山,还是那些山,只是穿上了绿装;流水,还是往半空中流下来,只是更猛了、更急了、更多了。但今时不同往日,这里早已脱胎换骨,完全不是旧时模样,变得更美了,更生动了,更有灵性了!看来龙家贵先生并无虚言,元贞瀑布名副其实,我们也不虚此行。
回到二姐家,姐夫告诉我们,现在来元贞看瀑布的游客越来越多,昔日宁静的山村变得异常热闹了。同时,他还跟我们讲了一个神秘而香艳的故事。我想“妹力”最能产生“魅力”,这里既有好山好水的山水灵性,又有仙女洗澡的神奇传说,这才是游人络绎不绝的关键所在。
据说,在很久以前,老寨脚有个苗族杨姓青年,是一位赤脚医生。某天,他爬到山崖上去采药,不幸失足掉落谷底,不省人事。在这荒无人烟的高山峡谷里,小伙子面临着生命危险。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有7个仙女飘然而至,她们正准备到瀑布下面清澈的深潭里沐浴呢。仙女们发现了生命垂危的小伙子,马上为他清洗伤口,拿出仙方与草药帮他疗伤,并用溪水和野果来维持他的生命。时间在不知不觉过去,这些天,仙女们一边帮助小伙子治伤,一边在水潭里洗澡嬉戏。整整七天七夜后,小伙子基本痊愈了,仙女们还把医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以及其他疑难杂症的秘方传授给他。从此,为报答七仙女的救命之恩,小伙子免费治病救人,逐渐成了当地有名的郎中。他还将“为乡亲免费治病”作为一条祖训,于是杨家代代悬壶济世,造福百姓。
这就是苗族歌鼟中“七人姊妹手扯手,同同扯手下凡来”的典故,时间越久远,传得越传奇。今天,我就以此为由,当一次“标题党”吧,希望能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元贞瀑布逐渐火起来,成为旅游圣地,继而尽快改变元贞村依然还是贫困村的落后面貌,造福苗乡善良朴质的父老乡亲!
来源:
作者:吴展团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6/07/27/7436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