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暖和冬日里,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年近九旬的我在家人的陪伴下,驱车漫游了刚刚竣工的靖州县城环城路。
车在江东五老峰山脚驶入环城路,往西行便上了新修建的渠江四桥,桥面宽阔平整,设计科学新颖。在桥上向南看,古老的木质浮桥、通车40多年的渠江一桥就在眼前;往北瞧,包茂高速公路大桥横跨渠江,气势磅礴。回想1969年之前,渠江仅有一座浮桥,车辆不能通过,每到洪水季节人员也无法通行。如今靖州县城已有四座现代公路大桥,如同四道彩虹连接渠江两岸,方便行人和车辆过往,使偏居湘西南一隅的靖州民众,也分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
脚下是清澈见底、悠悠北去的渠江水。风平浪静时,蓝天、白云、青山、树木、大桥,甚至连你自己都倒映在江中,分不清哪里是天上,哪里是水中。
近看西岸梓潼宫,红墙绿树,非常清晰。梓潼宫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为硬山式土木结构建筑,古朴典雅,宫前建有桂香亭,山腰石板道旁存有明代古墓“万允淑墓”。因历史原因,文革期间,我全家借住梓潼宫10年,那时较为荒凉,小孩放学较晚时,不敢独自回家。1985年重修后为佛教胜地,常年香火旺盛。梓潼宫傍城依江,苍松幽径,景色十分优美,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遥望渠江东岸巍峨壮观的五老峰,五峰突兀,逶迤相连,犹如五位慈祥的老人仰视苍穹,层峦迭翠,气势磅礴,古为靖州十景之一“五老晴墩”。山顶有五峰寺,《洪武靖州志》载,五老峰原名延寿寺,始建于唐,香火旺盛至今。现已修建五老峰盘山公路,登山游玩便捷。
离开大桥,沿着崭新油光蜿蜒曲折的大道前行,便进入后山溪路段。以前,在这崇山峻岭之中,沟壑纵横,虽风景秀丽,但交流极其不便。环城路开山填谷,使沟壑变通途。几多山岗横切面,图形各异、轮廓整齐,与山岭上依旧翠绿的杨梅林海交相辉映,构筑成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山青水秀,白墙青瓦的农舍点缀期间,犹如天上人间。我窃想,即使齐白石在世,亦恐难以绘就如此静谧优美的画卷。
“后山溪乌梅”是靖州杨梅的地标品牌之一,已名驰神州20年。在此山山岭岭中种植着数千亩乌梅,以前梅农上运肥料,下运乌梅,均须肩挑背负,艰辛之极。如今,环城路穿越杨梅山,加之新修的梅林观光公路与环城路相连,驱车可直达杨梅山中,商贩就地收购、包装、调运;游客可亲自采摘品尝杨梅;梅农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增加了经济收入。同时减少杨梅的搬运时间与环节,保持了杨梅的新鲜度和品质。
车经艮山口戈村、十里,飞山塘湖来到飞山脚下。此段线路较长,连接包茂高速靖州出口,跨越209国道。路边零星散落着民宅,一些聪慧的村民在路边修建楼房,尽早分享环城路之利。道旁芳草已经枯黄,各种野花基本凋谢。唯有一片片油菜或蔬菜田,依然青青葱葱,长势繁盛。还有那些收割了许多时日的稻田里是一蔸蔸一尺来高的稻茬,稻茬丛间一辙辙痕迹是大型收割机留下的。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涟源老家和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靖州乡下农村打谷的情景。金黄的稻禾在细微的“沙沙”声中被人们飞快割下,成把整齐地摆放在田里。然后,稻谷在震耳的“咚咚”声中在拌桶中慢慢堆积,人们挥汉如雨,脸上挂满了甜密的笑容,我知道这是丰收的喜悦,尽管劳累但幸福满满。现在科技发达了,种田轻松了许多。
飞山就在跟前,但我不敢造次,因为有关飞山的名言佳作太多。比如宋代文豪陆游的赠联“澄清烽火烟赤胆忠心昭日月,开辟王化路宣仁布义壮河山”,比如明代参将邓子龙的诗句“南来倚剑上岧峣,满眼烽烟坐里消。神器自知无鬼蜮,嫖姚何处有天骄。岩飞瀑气披深洞,风送钟声下远苗。西望六百八十穴,我欲一扫归天朝”。近年怀化日报开辟《飞山梦飞》专栏,有关飞山的文章就更多了。
相传飞山是飞来之山,“武岗南山,有七十二峰,忽一峰飞至靖州古城西门外,即飞山也。”唐末五代靖州“飞山”酋长潘金盛、杨再思镇守飞山,形成以飞山为中心的民族集团——“飞山蛮”,鼎盛时,管辖东自城步,西达贵定,南起融水,北及鹤壁,近20万平方公里,人口数百万的区域。五代十国,杨再思率部附于楚,设立10峒,兵民屯聚,维护大统,社会安宁。后被宋王朝先后追封为威远侯、英济侯、广惠侯和英惠侯。殁后,湘、桂、黔三省边境人民奉为神灵,建飞山庙祀之。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和十月二十六日,湘黔桂边区群众上飞山庙祭祀,经久不衰。如今,环城路与正在修建的建国西路于飞山山门广场前十字交叉,更加方便信士朝拜和游客游览飞山。
不一会,车就到断桥,环城路在这里与靖黎省道交汇。回望飞山,三座宝顶矗入云霄,硕大的山体扎根大地,稳如泰山。难怪先人在此吟出“脚踏断桥桥不断,眼看飞山山不飞”的千古绝对。如今的断桥不仅是典故源地,更是一个交通枢纽。从国道和高速公路下来前往贵州黎平方向去的车辆,再不用进城等磨人的红绿灯,不用蜗牛般在拥挤的街道上爬行,经过环城路只需十来分钟就可以绕过县城,十分便捷。
在二凉亭第二次横跨209国道,一个漂亮的居民小区映入眼帘。小区里约20多栋居民楼错落有致,绿化带里栽满了四季长青的花草树木,冬日的阳光顺着这片翠绿任意的游弋,摇曳出阵阵旖旎。忽然鞭炮响起,寻声望去,在两栋楼房之间的空坪上,满满挂着红灯笼和彩带,几十个红色棚子下,熙熙嚷嚷的人们正在享用午宴。啊,又一家乔迁之喜。受惠于国家的棚户区改造政策,使几百户收入不高的二凉亭园艺示范场工人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做到了居者有其屋。
再往东的这段路已通车多年。从渠江二桥南望,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的主体——水酿塘大坝就在眼前。该公园总面积1.5万亩,其中湿地面积0.85万亩,湿地率为56.6%。公园内有野生维管束植物704种,包括桢楠、樟树、中华结缕草等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黑耳鸢、小鸦鹃、虎纹蛙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和包括斑鳢、镇海林蛙、池鹭在内的省重点保护动物88种,还有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名录的重点保护动物21种。那里山、水、林完美结合,树木青青、芳草依依、江水茫茫,水天一色,风清气爽。是市民亲近大自然,品味原生态,放飞性情的好去处。
车到江东团结村,隐逸在翠绿中的文峰塔依稀可见。文峰塔位于靖州县城东白岩坡,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9),塔共分七层,通高二十米,塔顶有铜涛金顶柱一个。第一层塔体四周设有“百年状元坊”共陈列28块青石碑,自1987——2086年止,全县高考文理科前三名“状元”的名字刻碑永志。塔内一层为孔圣殿,供奉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圣人的神像,塔内第二、三层展示靖州籍7名进士和73名举人,用黑色大理石刻成名录碑。四、五、六层悬挂着新中国成立后历届靖州籍博士、教授名录牌。七层为院士楼,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政国是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为靖州籍院士第一人。文峰塔不仅是激励靖州学子们刻苦攻读、倾心敬仰之地,也是旅游休闲的胜地。
围靖州县城转了一个硕大的“○”字,回到出发点,看看车上的里程表整整24公里,屈指一算“○”内的面积约40平方公里。回想我1955年从省林业厅来靖县工作时的情景依然清晰:全县仅有桂穗和洪靖公路过境,县城东西长不过2华里,南北宽不足1华里,实属弹丸之地。60多年过去,靖州日新月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想,按现在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几年,“○”内将街道纵横、绿树成荫;高楼林立、商贾遍地。到那时,靖州县城该成为名符其实的湘黔桂边区的商贸中心了。
环城路串起了城西的飞山、城南的五龙潭国家湿地公园、城东的文峰塔、城东北的五老峰和梓潼宫。环城路还东连寨牙岩脚侗寨,西接三锹地笋苗寨,南通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有理由相信“旅游兴县”不仅是口号,靖州旅游会因此繁荣起来。
到明年春暖花开,要再游一次环城路。去闻闻沿途金黄色油菜花的清香;看看后山溪山上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瞧瞧远山绿的树、路边绿的草、渠江绿的水。
(作者简介:1929年1月生,靖州县林业局离休干部,高级营林工程师)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王新春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1/13/7434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