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讨会现场。 张涛 摄

专家在太阳坪乡茯苓标准化种植基地考察。 张涛 摄

专家考察补天药业。 张涛 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讯(分站记者 张涛 通讯员 黄旭庭)5月22日,由中国中医药科学院主办,靖州补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中国茯苓产业发展报告研讨会在靖州召开。国家民委国际交流司副司长、湘西州常委张庆安带领学者、专家详细考察了我县茯苓产业发展情况。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长江学者姜志宏,怀化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杨理鸾参加研讨会,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黄涌陪同考察。
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茯苓交易大市场、补天药业及茯苓标准化种植基地,详细了解靖州茯苓生产、初加工、精深加工情况。
茯苓交易大市场作为全国唯一的茯苓交易专业市场,每年交易茯苓达7.8万吨,约占全国的70%,产值达10多亿元。拥有以补天药业为龙头的茯苓规模企业10家。补天药业作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便一直深耕茯苓生物医药健康专业领域,形成了种源-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制药-健康食品,一条完整的生态产业链,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2.78亿元,完成税收2750万元。在茯苓产业发展上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研讨会上,中国中医科学院专家中国茯苓产业发展的调研成果做回报。目前我国茯苓种植行业整体处于快速成长期, 2011-2016年茯苓出口金额累计21272.41万美元,出口总量达55678.41吨。每千克茯苓出口单价累计增长20.8%,但也存在着规模化集中化程度不高,茯苓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精深加工产品不足,产品附加值偏低等问题。
如何让茯苓产业发展在新型化、产业化、规模化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实现茯苓产业绿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会专家围绕茯苓产业发展结合各自专业积极开展交流。专家们认为,加快发展茯苓产业,有利于新兴健康产业的发展;茯苓产业能够直接为农民带来长期稳定的可观经济收入,加快发展茯苓产业,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茯苓作为药食同源的道地中药材,具有十分可观的研发潜力,是健康领域的朝阳产业,要大力开展科技研发和创新,不断培育新品种和创新栽培技术,保持茯苓产业发展后劲。重点发挥龙头企业的优势,带动产业发展。
来源:
作者:张涛 黄旭庭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5/24/743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