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朝华
伴随着端午的雨水和棕子的飘香,伴随着龙船喧天的锣鼓和飞溅的浪花,又到了靖州杨梅成熟的季节,传承多年的靖州杨梅节开始了,靖州火了。虽然梅雨纷纷,但仍抵挡不住靖州杨梅的诱惑,一拨拨的客人涌入靖州,品尝美味的杨梅杨梅;一辆辆冷冻物流车装满一箱箱色味俱佳的靖州杨梅奔向神州各地。公路上挤满了“粤”、“川”、“浙”、“桂”等各地牌照的车,宾馆爆满,餐馆吃饭也得提前预定,还不一定有位子。
到外面去,当别人知道我是靖州的,很多人会说:“哎呀,你是靖州的呀,你们靖州的杨梅蛮好吃嘞”。靖州,只是湘西南的一个普通小县,因为靖州杨梅,让外面这么多人知道我们靖州。靖州杨梅很久以前就出名了,据说靖州种植经营杨梅已有数百年历史,靖州现存最古老的杨梅树已有520多年了。身为靖州人,我们为家乡有“靖州杨梅”、 “靖州茯苓”、“靖州蜜饯”、“靖州苗族歌鼟”等著名的特产和传统文化遗产而骄傲。
也许每个在靖州长大的人,都会对家乡的杨梅有深深的喜爱之情,也会有许多伴随杨梅的五彩记忆。
小时候,每年端午节都会和爸爸妈妈还有妹妹去外婆家送节。那时候都是走路去,有四五里路。有一段路两边都是高大的杨梅树,我们每棵树都爬上去摘几颗尝一下,看哪棵树上的杨梅好吃,然后就选最好吃的摘一大口袋回去吃。
到了外婆家,外婆笑眯眯地和我们打过招呼,就忙着去做饭了。三姨和满姨会教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吃杨梅,比如泡白糖吃呀,比如在衣服扣子上捆一根棉线,用线把杨梅绕一圈,然后用力一拉,拉下一片杨梅果肉送嘴里。我小时候就喜欢这种吃法,觉得很好玩,不过这种吃法会觉得杨梅格外酸。等外婆做好饭,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饭桌旁大快朵颐的时候,我的牙齿已经酸得连豆腐都咬不动了。
听妈妈讲,她们小的时候,家里粮食经常不够吃。端午时节,正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正好杨梅成熟了,很多人家里都会去山上一担担地摘杨梅回来当饭吃。外婆也经常挑一担箩筐去山上摘一大筐杨梅回来给全家人吃。外婆不会上树,站在地上摘不到多少杨梅,就去树底下捡一些还比较新鲜的掉落下来的杨梅。这些掉落下来的杨梅,吃了也不会坏肚子,这是杨梅这种水果的独特之处,不知道它里面是不是含有某种神奇的物质。
在那个粮食紧缺的年代,杨梅救了很多人的命。不过,也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我爸爸很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就死了,是饿死的。我爷爷他把家里仅有的一点点粮食留给我奶奶和我爸爸吃,他自己舍不得吃,就去山上摘杨梅吃。因为身体饿得太虚弱了,又遇上下暴雨,他倒在山上一棵杨梅树下,再也没有起来。我们现在的许多年轻人,过着富足的生活,吃着甜甜的杨梅,不会想到多年前竟然有这么多与杨梅相关的往事。
我印象最深的有关杨梅的记忆是学生时代。每到杨梅红的时候,也就是快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学习紧张起来,天气也热了起来,蚊子也多了起来。每天早晚,漫山的杨梅虫咿咿呀呀地叫个不停,催命似的让人焦躁。仲夏前的校园里,学生们一边享受着杨梅的美味,一边忍受着炎热和虫子的骚扰,一边忍受着考试压力的煎熬。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初中毕业的那一年的最后一个学期,在那个懵懂而冲动的年纪,在那个决定命运的那个关键时期,一边多愁善感着,一边努力着,一边思考着,一边迷茫着。夕阳下,杨梅虫单调而枯燥的叫声中,我仿佛想了很多,很多……
许多年以后,夕阳下,杨梅虫单调而枯燥的叫声中,有个少年背着吉他,在校园里唱着《单身情歌》……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吴朝华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6/15/743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