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丰茯苓董事长陈龙介绍公司新产品
龙丰茯苓生产车间一角
龙丰茯苓培训贫困户图片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通讯员 龙家贵) “我富不算富,只有茯苓种植基地的广大贫困户的收入都提高了,他们脱贫了,才能算真正的富裕”。这是湖南龙丰茯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丰茯苓”)董事长陈龙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今年51岁的陈龙,是靖州县坳上镇坳上村人,他勤劳、聪明、能干,几十年如一日,把龙丰茯苓从一个手工小作坊,打造成是怀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己也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当选县茯苓专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和县食用菌协会副会长,还是县第八届政协委员。
现在的龙丰茯苓是一家专业从事茯苓菌种选育、茯苓栽培、加工、销售及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总部位于靖州县二凉亭工业园区,占地22亩,现有员工146人,拥有资产2000余万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如果不是人民银行和县农商行的扶贫再贷款支持,龙丰茯苓的发展不可能如此迅速。”2016年,龙丰茯苓的经营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订单供不应求。但是由于公司流动资金紧张,很多订单都无法完成。此时,靖州县农商行运用人民银行的“扶贫再贷款”低成本的资金,为其发放了两笔计700万元贷款,贷款利率十分优惠。通过这笔雪中送炭的钱,龙丰茯苓克服了困难,扩大了生产规模,实现产销两旺繁荣景象,2016年利润达300万元,上缴税金78万元。陈龙激动地说:“感谢国家这么好的金融扶贫再贷款政策,感谢人民银行和农商行第一时间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难题,渡过了难关,使企业蓬勃发展”。
陈龙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金融扶贫再贷款使我的企业发展了,我富裕了。我也要用我的企业来搞产业扶贫,动员更多的农村贫困户种植茯苓,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2016年,龙丰茯苓与县农业局联合开展《茯苓袋料栽培技术规程》培训,出资聘请县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到甘棠、飞山、坳上等5个乡镇为贫困户和返乡的农民工举办了5期茯苓栽培技术培训班,培训400余人。以“公司+协会+合作社+基地+苓农”的模式,与靖州县及周边县市农户签订了200多个无公害茯苓种植合同,为他们提供“湘靖·28”号茯苓菌种,上门进行种植技术指导,回购茯苓产品,指导建立了数千亩茯苓生产基地。使以贫困户为主体的近2000名“苓农”受益,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2016年,龙丰茯苓还在排牙山林场源龙村直接投资200万元,建设茯苓生产基地1000亩,常年聘请当地30家贫困户务工,使每户每年增收上万元,实现稳定就业脱贫。该基地也被湖南省林业厅授予“湖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龙丰茯苓成功帮助这么多贫困户脱贫致富,陈龙开心地笑了。
来源:红网靖州站
作者:龙家贵
编辑:redcloud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7/08/07/743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