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百灵的微信上,笔者看到密密麻麻的杨梅销售记录。贫困户孙百灵正是靠自己多年悉心种植的东魁杨梅,不仅还清了家庭债务,还建起了冷库,开上了小车。如今,杨梅在靖州已经不仅仅是一张旅游名片,更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而孙百灵,正是靖州成千上万“因梅而富”的一员。
7月5日,靖州喜乐购电商公司干雾控湿保鲜集装箱里数千斤杨梅“新鲜出炉”,保鲜集装箱里正是贫困村江边村的几千斤杨梅。依靠新技术,杨梅如今已经能保鲜20天以上,有效延长了销售期。笔者在公司看到,为杨梅保鲜和运输量身定做的泡沫箱、托盘和冰袋一应俱全。公司这几年自己固定了400多户梅农为自己供货,其中有270户都是贫困户。
在后山溪杨梅基地,杨梅大户吴长春正带领工人们为采摘后的杨梅树施肥。被人们称为“杨梅院士”的梅农吴长春不仅带头制定了靖州杨梅的果园管理、苗木选育和果品品质等标准,还编写教材总结经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通过“田间学校”等方式传授给几百名贫困梅农,成了梅农交口称赞的“吴老师”。
目前,靖州杨梅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值达10亿元,带动了1.2万余户、4.3万余人从事杨梅及相关产业,已帮助贫困户3327户1.5万人脱贫增收,人均增收3600元以上。
火热的杨梅季结束,今年杨梅节通过转变传统销售模式,与湖南网上供销社以及惠农网等46家实力电商企业合作,充分利用“互联网+”、冷链物流等方式,构建了通达全国的农副产品营销网络,线上线下销售精品杨梅 510万件(1.02万吨),销售收入 6.04亿元;普通杨梅 1.8 万吨,销售收入 0.54亿元;累计销售杨梅 2.84万吨,累计销售收入 6.58亿元。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张涛
编辑:redcloud
本文链接:http://wap.jingzhouxw.com/content/2018/07/16/7427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