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靖州“双引擎”提升脱贫攻坚“加速度”
2019-02-13 10:53:48 字号: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2月13日讯(通讯员 梁华 张平 民日)2月10日,笔者在靖州新厂镇姚家村聚宝种养合作社3000亩山核桃基地,放眼望去漫山的山核桃树迎风招展,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山核桃抖擞着。该基地是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投资140万元,资助龙头企业湖南四通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帮扶当地发展的山核桃项目,该项目吸引42名贫困户就业,人均增收8000元。

  目前,像这样的山核桃扶贫产业基地已在该县大堡子、横江桥、铺口等7个乡镇31个村“落地生根”,带动了3086户12433名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1300元。

   湖南省51个扶贫开发重点县——靖州,有贫困村6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1592户45268人。为确保全县实现“户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目标,近年来,该县启动“双引擎”工程,即“一户一岗位”和“一户一产业”工程,提升群众脱贫,县摘帽加速度。截至去年底,全县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0644户43084人实现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0.97%。

   “一人就业、整户脱贫” 。靖州在实施“一户一岗位”工程中,整合农业、就业、农开办、公路、职教等部门资源,对贫困劳动力免费开展技能和就业培训。同时通过搭建“互联网+就业+精准扶贫”平台,建立劳务协作“岗位清单”和转移就业“绿色通道”。2014年以来,建设扶贫车间10个、村级就业扶贫服务站点124个,开发公路养护、护林、社保、保洁等扶贫特岗1001个,实现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6万人。

   太阳坪乡土溪八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明亮,在县公路局通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培训后,顺利成为了村里的公路养护工人,年收入达1万元,实现全家脱贫。

   产业是帮助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子”、拔去“穷根子”的有效路径。 靖州在推进“一户一产业”工程中,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按照直接奖补方式,引导贫困群众因户施策,发展杨梅、茯苓、山核桃、生猪、禾花鱼、制种等重点扶贫产业。该县对扶贫产业项目用地、施工、资金等优先保障,2014年以来,县财政投入2.06亿元,发展重点扶贫产业,有效解决贫困群众“没钱发展”产业的问题。据介绍,目前,靖州县100%的贫困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累计发放贫困户到户产业奖补资金2858.52万元,帮助10771户43092人,年人均增收1200元。

来源:

作者:梁华 张平 民日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