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40年后,69名长沙知青靖州再相聚
2015-04-11 17:08:46 字号:

重温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    刘杰华 摄

跳一曲当年的舞蹈      刘杰华   摄

乡亲们设宴款待远道而来的老朋友      刘杰华  摄

锅巴香 味难忘       刘杰华  摄

年青的书记、村长给叔叔阿姨们敬酒      刘杰华  摄

曾经的师生热切交谈      刘杰华 摄

音乐响起来,老乡的欢迎晚会开场了。       刘杰华 摄

革命的样板戏唱起来     刘杰华  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4月11日讯(刘杰华  龙开兵 陈斌)40年前,他们风华正茂。40年后,他们年过花甲,一段共同的青春岁月让他们再次相聚。

  4月10日至11日,69名曾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寨牙乡大林村插队落户的长沙知青重回故地,来到他们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重温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

  久别重逢,大林村的乡亲们杀猪宰羊榨茶油,热情款待远道而来的老朋友。

  村里禾场上,一溜儿八仙桌整齐排开,乡亲们热情围上来。一个简单的相拥,传递的是40年来的温情。一双紧握的双手,握着是多年的相思与难以割舍的回忆。

  “我是班上最捣蛋的,但知青老师从来没打骂过我们。”当年的“鼻涕虫”、如今已当爷爷的村民阿树回忆当年师生情深,一下让大家多了许多话题。

  “那时候知青来了,我们有了能说普通话的老师,学习成绩也是很棒的。”当年的小丫头李秋波早已跳出农门,如今其儿子也到中科院念硕士了。

  “是啊是啊!”当年的生产队长谢老二激动地说,“你们来到村里,教小娃娃念书,还教会了我们用化肥农药呢,稻谷产量一下高了好多。”

  上菜了!蛋卷三鲜汤、笋片炒腊肉、腌菜扣肉、豆豉辣子……每道菜的味道都是那样熟悉,每道菜都是当年垂涎三尺的美味。锅巴香、米酒醇,忆当年,知青们个个记忆犹新;聊重逢,大家眼眶里含着热泪。

  弹指一挥间,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青春小伙已变成老人,但那段岁月他们没有忘记。当年,他们浩浩荡荡从省城长沙奔赴大林深山,支援建设。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不过20来岁,最小的只有16岁。在这里他们度过了五六年光阴,直到1975年春天,才陆续返城。

  “这里的老乡对我们如亲人一样,一同劳动,一起吃饭,一起休息。”如今已誉满画坛的谭天教授说,“40多年时光流逝,大家总想回到这里看看,看看乡亲们。”

  夜幕降临,酒酣耳热时,忽地一阵音乐响起,老乡们准备的欢迎晚会开始了。穿红着绿的大娘大嫂们唱起了山歌,扭起了广场舞,知青们也兴致盎然地表演了当年的一些戏曲。

  “这次回来,看到了久别的乡亲,让我们有了重返20岁的感觉。寨牙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会尽力来帮助乡亲们加快发展。”在大林村当了6年知青,现任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华昱机构总裁的麦庆泉道出了知青们的心声。

  多年来,长沙知青时刻关注着靖州的发展变化,关注着靖州的父老乡亲,他们慷慨解囊,多方筹资修路筑桥、助学扶贫帮困。

  4月11日,麦庆泉从靖州县委书记钦代寿手中接过聘书,正式受聘为县委、县政府顾问。这次来的69名知青,也全部成为寨牙乡“荣誉乡民”。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刘杰华 龙开兵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