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靖州残联:“五个一点”救助贫困脑瘫患儿
2016-09-30 16:12:37 字号:

医护人员在查看黄玉婷的康复情况。    刘杰华  摄

冯若林人生第一次扶着栏杆站直了身体。    刘杰华  摄

  靖州新闻网·红网靖州站9月30日讯 (分站记者 刘杰华 通讯员 赵繁荣) 9月28日,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脑瘫患儿冯若林和黄玉婷家里,北京市海淀区尔康神经伤残康复中心的医护人员千里迢迢登门回访,并为他们进行康复训练指导。

  两个月前,冯若林和黄玉婷与县内另外1名贫困家庭脑瘫患儿有幸在北京尔康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他们是湖南省靖州县残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启智基金实施的“五个一点”项目救助的首批脑瘫患儿。目前,接受治疗的患儿恢复情况都非常不错,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13岁的冯若林人生第一次扶着栏杆站直了身体,而年龄更小一点的黄玉婷则已行动自如,与常人无异,根本看不出之前曾是脑瘫患儿。

  “脑瘫”是指在出生前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临床上以姿势与肌张力异常、肌无力、不自主运动和共济失调等为特征,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行为等障碍和继发性骨骼肌肉异常,并可有癫痫发作。据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官方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脑瘫”患者大约175万人,其中0-6岁的患儿约31万人,且每年以4.6万人的速度递增。“脑瘫”在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逐渐加重,如果得不到康复治疗,致残性逐渐增加。目前,随着医学的发达,通过手术和康复训练的系列治疗,很多患者可明显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运动和语言能力,提高生活质量,获得回归社会的希望。但由于该病治疗康复周期长、见效慢,大多家庭无力承担,许多偏远贫困地区的患儿甚至自闭家门,拒绝阳光……加上对“脑瘫”患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这些儿童及家庭所承受的社会压力、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巨大,迫切需要社会的关怀和救助。

  为了切实救助更多贫困脑瘫家庭患儿,今年7月,靖州县残联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启智基金启动实施 “五个一点”救助项目,通过“新农合(医保)报销一点、县残联补贴一点、治疗医院优惠一点、社会募集一点、家庭自付一点”的办法,参照普通手术4-6万的费用标准,患者家庭只需拿出一万元左右的费用,就可以接受手术治疗,极大限度地减轻了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矫治手术,大部分脑瘫儿能实现独立行走,经过日后增强肌力、耐力、关节活动和步行等方面的功能训练,基本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康复。

  截至目前,来自北京的医疗专家已经为该县80余名患儿进行了一对一咨询问诊,其中10名康复希望最大的患者到北京接受了治疗,得以“抱着进去,走着出来”。此外,还有30余名贫困脑瘫儿童得到了就近康复诊疗费用减免,极大地减轻了贫困脑瘫儿童的家庭经济负担。

来源:靖州新闻网

作者:刘杰华 赵繁荣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