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醉美靖州
2025-07-07 09:21:54 字号:

文/明大熔

“五溪称胜地,千古说飞山。”当岁月的车轮缓缓驶入这片土地,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小城——靖州,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在眼前铺陈开来。

靖州,这座位于湘西南边陲的小城,宛如一颗遗落在山水之间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它是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有着“中国苗族歌鼟之乡”“中国杨梅之乡”等诸多美誉,独特的民族风情、丰富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共同交织出靖州如诗如画的醉人景致。

靖州,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连绵起伏的山峦,它们像是大地的守护者,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山上植被茂密,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春天,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斑斓,将山峦装点得如诗如画;夏天,绿树成荫,为人们带来丝丝清凉,是避暑的好去处;秋天,山上的树叶渐渐变得金黄,仿佛给山峦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冬天,当雪花飘落,山峦银装素裹,宛如一个洁白的童话世界。

飞山,作为靖州的标志性山峰,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突兀而起,巍峨耸立,海拔虽不算高,却有着“飞来之山”的美誉。传说,飞山是由一位仙人从远方飞来放置于此的,故而得名。在苗侗人民的心中,飞山是他们的圣山,是祖先神灵的栖息之地。唐末宋初,杨再思在飞山建立军政联盟,保境安民,被尊为“共同祖先”。从此,飞山成为了苗侗儿女心中的圣地,飞山宫也因此香火千年不断。每逢佳节,苗侗人民都会身着盛装,来到飞山宫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一路上,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增添了山林的幽静。登上飞山之巅,极目远眺,靖州城的全貌尽收眼底。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近处,渠水如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小城,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时此刻,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心中只剩下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靖州的水,同样灵动而迷人。渠水,这条靖州的母亲河,从远古流淌至今,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它清澈见底,水流潺潺,河面上倒映着两岸的青山绿树和古老的吊脚楼,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渠水上,河面波光粼粼,如梦如幻;傍晚,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河面上,将渠水染成了一片金黄,美不胜收。沿着渠水河畔漫步,微风拂面,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到无比惬意。

除了飞山和渠水,靖州还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岩脚侗寨,这座被时光遗忘的古寨,宛如一颗遗落在深山里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气息。它位于靖州的西北部,距离县城约20公里。走进侗寨,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古老而宁静的时代。古老的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这些吊脚楼大多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木质结构,飞檐斗拱,工艺精湛。楼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仿佛是一个世外桃源。

在岩脚侗寨,最让人陶醉的莫过于那独特的侗族风情。侗族人民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到来,他们都会身着盛装,唱起动听的侗歌,跳起欢快的舞蹈,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客人的到来。侗族的歌舞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合唱,其歌声悠扬婉转,和声美妙和谐,被誉为“天籁之音”。当夜幕降临,在侗寨的鼓楼前,燃起熊熊篝火,侗族人民围坐在篝火旁,唱起侗族大歌,跳起芦笙舞,整个侗寨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地笋苗寨,同样是靖州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位于靖州的西部,距离县城约38公里。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地笋苗寨是苗族聚居地,这里保存着完好的苗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走进苗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依山而建,顺坡就势,造型独特,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寨中的古井、花街、石板路、古油榨作坊、古学堂遗迹等古迹留存较多,增添了苗寨的历史韵味。

苗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歌声和舞蹈。苗族歌鼟是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民间音乐艺术,被誉为“原生态多声部民族音乐活化石”。苗族歌鼟按音乐载体可分为茶歌、酒歌、山歌、担水歌、饭歌、款歌、嫁歌和三音歌八种,曲调丰富,歌词内容广泛,演唱形式独特。在苗族的传统节日里,如四月八姑娘节、苗年节等,苗族人民都会身着盛装,唱起苗族歌鼟,跳起欢快的舞蹈,庆祝节日的到来。

靖州的历史文化,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和辉煌成就。它古称“诚州”,宋崇宁二年(1103年),朝廷取“安靖”之意,定名“靖州”,地名沿用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靖州这片土地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为靖州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宋大儒魏了翁,曾被贬至靖州。在这里,他创办了鹤山书院,讲学授徒,传播文化知识。鹤山书院的创办,为靖州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当地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魏了翁在靖州期间,还写下了许多诗词文章,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他的思想和学说对靖州乃至整个湖湘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再思,这位唐末宋初的靖州首领,同样是靖州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飞山建立军政联盟,保境安民,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的功绩和精神深受苗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被尊为“共同祖先”。千百年来,杨再思的故事在靖州大地广为流传,成为了苗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靖州的民族文化,更是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苗族和侗族作为靖州的主要少数民族,他们各自拥有独特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和传统艺术。苗族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精美,以银饰为主要装饰,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侗族的服饰则以素雅为主,注重手工刺绣和编织工艺,体现了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苗族和侗族的风俗习惯也别具一格。苗族的四月八姑娘节,是苗族妇女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苗族妇女们身着盛装,欢聚一堂,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她们会制作黑米饭、喝烧米酒、唱大歌、跳芦笙舞,以此来纪念苗族的祖先和庆祝自己的节日。侗族的合拢宴,则是侗族人民招待贵客的一种传统习俗。当有贵客到来时,侗族人民会在鼓楼前摆上长长的桌子,端上丰盛的菜肴,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所欲言,气氛十分融洽。

靖州的传统艺术,如苗族歌鼟、侗族大歌、侗锦织造技艺、雕花蜜饯技艺等,更是被誉为民族文化的瑰宝。苗族歌鼟和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锦织造技艺和雕花蜜饯技艺则以其精湛的工艺,展现了苗侗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传统艺术不仅是靖州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靖州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垂涎欲滴。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独具特色的美食,如雕花蜜饯、苗家油茶、靖州杨梅、靖州茯苓等。雕花蜜饯是靖州的传统美食之一,它以冬瓜、柚子、橙子等为原料,经过雕刻、腌制、晾晒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雕花蜜饯造型精美,色泽鲜艳,口感甜脆,既是一种美食,又是一种艺术品。

苗家油茶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饮品,它以茶叶、糯米、花生、芝麻、姜等为原料,经过炒制、煮制等工序制作而成。苗家油茶香气浓郁,口感醇厚,具有提神醒脑、驱寒保暖等功效。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苗家油茶,让人感到无比温暖和惬意。

靖州杨梅,作为靖州的特产之一,更是闻名遐迩。它果实饱满,色泽鲜艳,汁多味甜,口感鲜美,被誉为“梅中之王”。每年的六月,是靖州杨梅成熟的季节。此时,漫山遍野的杨梅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如同一颗颗红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游客们纷纷来到杨梅园,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品尝新鲜的杨梅,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靖州茯苓,是靖州的又一特产。它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靖州是全国最大的茯苓交易中心,每年集散茯苓7.8万吨,占全国的70%以上。靖州茯苓以其品质优良、产量丰富而闻名于世,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漫步在靖州的大街小巷,感受着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里的山水、人文、历史、美食,无一不让人陶醉。靖州,就像一位温婉的女子,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品味。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靖州宛如一片净土,保留着那份原始的宁静与美好。它让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和繁华,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生命的本真和生活的真谛。醉美靖州,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当夜幕降临,靖州城灯火辉煌,宛如一座不夜城。站在高处俯瞰,整个城市被灯光装点得如梦如幻。渠水河畔,人们悠闲地散步、聊天,享受着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远处,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那是苗族和侗族人民在举行篝火晚会,庆祝美好的生活。

靖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正以它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风采。它是历史的沉淀,是文化的传承,是自然的馈赠。醉美靖州,靖州最美,让人流连忘返,让人魂牵梦绕。

来源:靖州融媒

作者:明大熔

编辑:邱祖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